
大宝(Talbot)七月创新高
昨日,我们博客重点报道了右岸金钟酒庄的两个高得分年份,它们的价格在7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今天,我们将报道另一个左岸的酒庄 – 大宝Talbot,它的五个年份 ( 2002、2004、2005、2009和2010年)也在7月份创历史新高。
尽管大宝葡萄酒的平均得分较低(其过去十个年份的Wine…

Liv-ex公布2015年度100最强
Liv-ex与The Drinks Business 联合发布了第十个年度的100最“强” – 每年度在优质葡萄酒市场上最“强”的品牌名单。
本年度100最“强” 的报告全文已刊登在12月的The Drinks Business。
今年的主要结果如下:
木桐Mouton…

Liv-ex一周交易概况(7月29至8月4日)
Liv-ex优质葡萄酒50指数本周继续走强,周四收于309.78点,比上月上升0.6%;现时处于2013年9月下旬以来的最高水平。
本周波尔多葡萄酒的交易活动有所回升,该酒区的交易份额远高于7月份的平均水平。多个不同年份的波尔多葡萄酒均受买家关注,高低价值的葡萄酒也同时成为焦点。
波尔多的交易总额比份达自6月初(87.8%)以来的最高水平;一级酒庄的份额也由上周的26.8%上升至本周的32.6%。当中最活跃的是拉图Latour,占了一级酒庄份额32%;而拉图1996年(WA99)也成为了本周最高交易额的葡萄酒。
香槟的交易份额比一周上升4.8%。自水晶Cristal…

Liv-ex 1000指数7月上升3.4%
在7月份,Liv-ex 1000指数上升了3.4% (与上月升幅相同),收于273.3点,是自2011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 当时正处于中国带动的市场高峰期,指数在279.7点见顶。
最近,由于英国脱欧的决定使英镑走弱,有利于欧元和美金买家,并推动了市场。
波尔多500指数在7月份也同时走高,上升3.8%,收于268.67点,这是自2007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月升幅;当时该指数的升幅达5.6%。
所有Liv-ex…

中国进口葡萄酒数据(2016年1-6月份)
据中国最新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1-6月份,中国进口葡萄酒呈现量额齐增景象,市场趋势走好。1-6月份进口葡萄酒总量达29979.2万升,与2015年1-6月份进口量24591.9万升相比增长了21.9%;进口总额达118714.4万美元,与去年1-6月份相比增长了27.8%;进口均价为3.96美元,与去年1-6月份相比,同比增长了4.8%。
其中,散装葡萄酒进口量为7066.4万升,比去年同期1-6月增长了16.9%;进口额为5134.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1-6月增长20.7%;均价为0.73美元,去年1-6月份相比,同比增长了3.2%。
瓶装葡萄酒(不含汽酒,≤2升葡萄酒),今年上半年进口量达22275.3万升,比去年上半年增长了24.1%;进口金额为110923.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5…

正在进入新营销时代的葡萄酒
营销是与时俱进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营销的玩法是不同的。以往中国酒水是渠道驱动市场,现在变成了价值驱动市场、品牌驱动。以往消费者不懂葡萄酒,更注重价格,现在了解的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注重品质,然后才是价格。
过去30年,中国已经完成了一次普及性的消费,现在的消费需求升级了,消费者时代到来了,一切都是为了消费价值的创造。
消费者为什么消费你?你代表了什么?消费者怎么看你?消费者和你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些不取决于消费者,而取决于你。
以往的葡萄酒营销更多的是借助媒体做广告、借助渠道做活动。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卖点诉求、现场的诱惑销售、情怀的美好表达,也可以叫做卖点、促销、情怀,这是过去的三点式。而媒体广告大部分都是业内媒体的招商广告,真正面对业外媒体做消费者的品牌广告都还很少。
以往对渠道和促销活动推广是重度依赖的。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更多开始注重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打造上,注重依托于品质基础的品牌体验。所以,人、事件、话题这新的三点更加重要。没有爆点、没有内容、没有互动体验是很难抓住消费者的。
例如像杜蕾斯,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内容都是很搞笑的,很少有单纯的产品促销,和粉丝的互动是非常多的,经常会发布好玩的话题,特别是结合时下的热点事件,让大家乐于去转发。
杜蕾斯的活动营销其实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很善于挑逗消费者的神经。例如几年以前杜蕾斯被评为最有代表性的社交网络营销案例之一,就是利用北京傍晚临近下班时,大雨猛然间落下,微博上网友开始讨论如何回家。此时一个叫“地空捣蛋”的账号发出一条微博:北京今日暴雨,幸亏包里还有两只杜蕾斯。他在配图中,详细介绍了自己怎样把杜蕾斯作为鞋套。此微博一发出,便被网友疯狂转发,在1小时之内便被转发了1万多条,3天内,最高转发超过了9万条。如果以传统媒体的传播达到来比较,这次没花费一分钱预算的事件传播可以与CCTV黄金时间点的30秒广告效果相媲美。
Uber说,每推荐一位顾客就可以获得30元的现金;星巴克说,每推荐3位顾客,就可以获得一杯咖啡。分享经济越来越流行。当然,分享经济我在上篇文章中已经比较多的论述。大家要特别重视分享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全新变化。其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消费者变成消费商。
另外一个值得非常重视的便是内容营销。其实上述杜蕾斯的案例也属于内容营销的范畴。内容营销可以在动画、文字、视频、声音等等各种介质中呈现出来,对于目标客户更具有吸引力,从提供优秀,有价值的信息来驱动消费者的购买,当然,你不能抄袭和欺骗消费者。
传统的媒体广告正在逐渐失去它的价值,相比而言,内容营销更多代表的是能让用户参与、消费并分享。
根据内容营销协会给的官方定义:内容营销是品牌主通过所有媒体平台和渠道生产出的高质量内容,并将其推送给用户,其中应包含了关系管理、用户价值以及可衡量标准的一系列行为。
为了给旗下的美容品牌提供实时的好内容,欧莱雅在内部创建了一个“内容工厂”,专门就美妆教程、社交媒体上的照片等进行视觉和文本内容的创造。欧莱雅还和…

Liv-ex优质葡萄酒100指数6月上升2.1%
6月份Liv-ex优质葡萄酒100指数出现了连续第七个月的上升,该指数月结收盘259.71点,比上月254.31点的收盘水平增长了2.12%。一级酒庄的葡萄酒价格也呈现上涨:Liv-ex优质葡萄酒50指数月结收盘292.16点,比上月上涨了2.5%。
本月2009年份的波尔多葡萄酒表现不错,100满分(RP)的庞特卡奈Pontet…

酒业B2B电商资金链断裂
近日,根据某媒体披露,北京一家知名酒类B2B电商发生资金链危机,引发众多员工提起劳动仲裁。
这家酒类电商成立时间不长,去年南京秋交会才开始正式在业内亮相,为何短短半年多时间就走到穷途?
2016年以来,很多葡萄酒电商也纷纷举起B2B大旗,这家资金链断裂的B2B酒类电商,或许可以引起葡萄酒行业的警惕。
几位知情人士向WBO透露了他的观点,从个人角度总结了这家酒类电商的几大败笔。
败笔一:后期风投没有跟进
一位曾经在该电商工作过的员工告诉WBO,现在资本对互联网概念的企业更加挑剔,融资难度很大,该企业一开始就确定了烧钱模式,但自身盈利能力却很弱,创始人对融资前景过于乐观,过于理想化。据说,该机构仅仅拿到了一点天使投资,后期风投并未跟进。
“该公司负责人也曾经联系过投资过电商的广东某酒业大商,但一直也没有得到他的投资。”另一位知情人士称。
败笔二:商业设计模式有缺陷
其实酒类行业B2B是有一定市场的,渠道扁平化也是一个趋势。
“经销商层面对这种商业模式是有兴趣的,我拜访了一家经销商还准备缴纳一定的服务费。”该员工透露:“公司的商业模式是让供应商把产品放到我们平台上销售,同时把货物放到我们的仓库,我们收取仓储服务费,销售后收取几个点的佣金。”
关键是在前期终端用户数量有限的前提下,收取供应商佣金的模式难以为继。滴滴、快滴烧钱导入了流量,对于供应商(出租车司机)采取免费模式。而这家电商向供应商收费模式其难度就相当大了。而且,在全国开拓的网点中,卖得好的地方只有一小半,现金回收情况比较差。
另一位业内知情人士也称:“该电商商业模式贪大求全,超越自己核心竞争力,他们的模式是整合快消品向便利店供货,相当于从事百货行业,涉及面很广。该B2B电商优势在酒类,食品领域并非其擅长,而酒类在整体百货零售店类占比仅仅8-10%,京东和苏宁都没有做好酒这个板块,何况新企业?”
败笔三:人海战术,战线过长
该知情人士称,因为该公司的创办者是咨询公司出身,比较擅长理论,对于实体企业精细化管理可能并不擅长。该电商前期扩张太快,费用庞大。总部有100多人,其中从事技术的人员达到60-70人,这些员工有的从其他电商平台挖过来,待遇不低。
据悉,这家电商在全国主要城市还有地推人员,每个城市配置10-13个人,在各地还租有仓库。地推人员拜访便利店、名烟名酒店,让店家安装APP,地推点在全国有30多个城市。总部与地方总共500多人的规模是一笔庞大的成本。
他指出:如果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推广,这家企业或许不会这么快的遇到麻烦。比如“傍小店”也是类似商业模式,但前期仅做武汉一地,风险相对可控。
劳动仲裁风波一起,会引发供应商追索等连锁反应。更关键的是,讨薪人员居然有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要知道,在北京三个月不发工资,不缴社保,员工的房贷车贷都会受到影响。”他透露自己也有工资还没结清。“该电商公司也承认拖欠,但表示账上没钱。”
对葡萄酒B2B电商的启示
目前葡萄酒B2B电商风头正劲,大家都在打小额订单牌、低价牌。
目前,葡萄酒B2B电商通过直采,给到酒商(第2个B端)的价格,甚至比整柜进口还要低。
“很多葡萄酒B2B电商都在陪本赚吆喝,本身运营成本并不低的情况下,把价格压到极低,并采取补贴运费的方式,吸引第二个B端的关注。”知情人士称。
WBO认为,在资本也逐渐谨慎的今天,葡萄酒B2B电商不要把命脉寄希望于融资,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立足核心城市去运营B2B业务。
“B2B低价策略是能吸引部分经销商入局,但是目前结果来看,经销商在B2B平台采购到低价产品后,也并非就能实现顺利动销。最终还是看产品是否适应自己的市场。”一位进口商称。
杭州某专卖店负责人、WBO专栏作家申向云认为,…

法国博若莱特级村庄遭强冰雹袭击
上周五(6月24日),法国博若莱北部的特级村庄遭遇强冰雹和暴雨袭击,部分村庄蒙受70%至80%的损失。
早在1个月前,博若莱产区(Beaujolais)就遭受过冰雹的侵袭。据《醇鉴》报道,上周五,博若莱北部的特级村庄则遭遇强冰雹和暴雨袭击。对于博若莱而言,这次灾害无疑是雪上加霜。
法国博若莱葡萄酒行业协会(Inter…

乞丐碗里抢饭吃 酒类B2B粗暴破局
渠道扁平化、海外酒庄直供、价格不透明、金融支持……
近几年,看似很美丽又很”高大上“的B2B平台在葡萄酒行业悄然兴起。除了给行业带来怨声载道以外,这些所谓的“高大上”平台并未如设想那般立马就呈现三亿、五亿、十亿的销售倍增。
葡萄酒B2B平台到底给行业带来了什么?
自某些B2B平台高调上线以来,仅受到一些中小型烟酒店或团购商的欢迎,这也是葡萄酒B2B平台上线几年时间,并没有快速壮大的根本原因。为什么?笔者从渠道中两个关键节点的实际需求来为大家剖析一下。
团购商或烟酒店经营思维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是因为他们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或团购客户,经营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和自身的利润两方面考虑,所以他们有两个方面的直接要求:一是要有知名产品,维系客户;二是要有价格不透明产品赚取高利润(卖假货也不少见)。葡萄酒B2B平台可以小批量发货并且价格不透明(至少短期是不透明的)正是满足了他们的第二个需求。
大酒商们的经营思维是要代理品牌知名度高的品牌,依托企业的强大品牌拉力、营销From…

英国退欧对精品葡萄酒的影响
6月24日英国公投退出欧盟,精品葡萄酒价格可能会全线上涨。
酒商“波尔多指数”总经理盖里-布姆称:“一旦退出欧盟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动荡,对任何市场来说都是不乐见的。““在前面的公投过程中,英镑兑欧元持续下滑,如果我们投票退欧,英镑可能继续贬值,随着库存产品成本急剧上升,会导致全国酒价上涨。”
不过,对于波尔多指数(BI)这样的国际业务公司情况更复杂些:英镑疲软会推升英国之外市场的购买力。“从本质上说,对亚洲,美国,欧盟客户来说,从英国买酒比其它任何国家都要便宜,但是公投退欧后,情况会出现反转。”
对比分析,退欧投票将使英镑大幅下跌,加速库存酒的价格上涨。按照经济共同体所言,退欧将伴随着负面宏观冲击,无论对地方还是区域性经济都是不利。”
酒商Armit总经理Mike…

欧颂(Ausone)发布2015年份期酒价格
欧颂Ausone 2015年每瓶的前酒商发行价为540欧元,高于2014 年的发行价(360欧元)50%。每箱(12×75)的国际交易价格为5,600英镑,高于2014年的开盘价(3,430英镑)63.3%。
James Suckling 直接地给此酒100满分,并惊叹它“如此地充满活力。”其他的酒评家也看到欧颂2015年的完美潜力: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