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越贵红酒“年份”就越久?
“年份”是指葡萄采收、榨汁酿造的时间,在国外叫做“收获年成号”,是欧美葡萄酒消费者十分重视的一件事。因为葡萄的生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气候要素,如光照时间、温度、降水量、空气湿度、风及各种自然现象。所以葡萄的生长随着每年气候的变化而不同。
葡萄的收成有好年景、坏年景之分,可直接影响到葡萄本身的质量,进而影响到葡萄酒的质量。在法国等欧洲国家,每年都要对各个葡萄产地(如波尔多、布根地、梅多克等)的葡萄收成情况划分等级、进行公告,并形成了惯例。
懂得分辨和欣赏高品质的红酒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无论是从选酒、储存、用酒时的温度与环境,甚至所用的酒杯,各种细节和要点都不容马虎,因为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红酒的品质和味道,而我们也将会逐一探讨,为大家探究红酒的特质。在挑选红酒时,不少初学者都误以为出产年份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虽然一个“好年份”对于一支高品质的红酒来说是重要,但红酒品质好与坏,也需要视乎出产国家和地区。
一般来说,我们认识到最传统的红酒都是来自法国的,而大家所讨论的“好年份”,正正是针对著名盛产红酒的法国波尔多地区所出产的红酒。“好年份”的定义是指那些年份的天气十分适合葡萄的种植,这些日长夜短、温差少和雨水少的地方,出产的葡萄酿制的红酒品质比较优良,至于价格的高低,就要视乎出产的数量和产地了。普遍红酒的“好年份”就有1982年、1985年、1986年、1990年、1996年、2000年及2001年、2003年。
葡萄酒的出生日期
酒的年份(millesimes)这个词,可在法语国际会议方案中找到严谨的定义:“年份是贴在葡萄酒瓶上确保生产年的格里历年数字”。然而,一个定义并不总是足够严密明确的,从1582年以来,在广告里总要附加一些个性化的东西。
millesimes这个葡萄酒专有名词,专指葡萄酒的出生日期。在酒的标签上标明它的身份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证明这个酒的酒龄,以便允许葡萄酒爱好者按照他的口味和状况选择一个年青的酒或是陈年的酒;二是说明葡萄收获的年份,一般来说葡萄园中的葡萄,一年和一年的收获质量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产葡萄酒的质量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酒瓶上标明年份,可给消费者在去掉瓶塞前就能获得酒的质量信息。
各个年份酒都有它的典型性,它的演化特征,它的名望和它的标价,为此所有的高级葡萄酒产品都会标出年份。在酿酒工艺不变的情况下,产地的自然条件对年份酒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一年份在不同的产区或者同一葡萄园在不同的年份酒的质量都不相同。在商店的货架上,对普通价格而言,也有很优秀的酒不标明年份,但通常这都是一些年青的酒,或者是合理的混合品种酿造的酒。
millesimes每年都不相同,这是气候变化的杰作。从来没有过两个葡萄收获期是一样的,可以断言,从酿造者的观点来说,人们永远也不会在不同的年份做出相同的酒来。气候对于葡萄而言似乎比对其他的水果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由脚到顶的葡萄穗成熟需持续45天,果穗成熟很容易受到伤害,在收获期天气的好坏给葡萄质量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非常大。而好年份和差年份又是不可预见的,并没有固定的周期。
根据波尔多地区的记录,从1930年到1980年的50年间,好年份有20个,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30—39年只有两个,34和37年;40—49年有三个,45、47、49年;50—59年有五个,50、52、53、55、59年;60—69年有四个,61、62、64、66年;70—79年有六个,70、71、75、76、78、79年;可见每个十年中好年份的出现数目都不同,奇数偶数虽大致相当,但并没有什么规律。
葡萄酒的“年份”
有那么多好年份,那么要不要对它们进行分级也来个比较呢?照道理作为职业品尝者,不应该无视年份差别的出现,也不能避开年份分级的需要,应该像提出原产地命名规则一样,给年份打分排队。
然而事实上,对一个年份的评分并不是绝对值,仅是对同一地块收获的不同年份酒的比较,要公正地建立一个年份等级是很困难的,因为年份具有抽象性和主观性,它涉及到不同年龄的酒对年平均质量的比较。比如前年是2004年,其他年份怎样能接近现在的酒型去比较呢?要综合2002,2000,1998等年份的印象;而这些酒已经在瓶中保藏好几年了,它们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化呢?
这就需要对这些酒先前的印象有一个很好的追溯以往的推理判断,并再展示以往的那些年份的评价。人们明白这样的分级不仅很麻烦而且会引来无休止的商榷。故品尝者之间对此留有很大的余地,能广泛地达成共识。另一个概念是像均质一样,在产生的年份等级系列中,应当把酿造的难易性、结果的规律性、商业气氛等因素也纳入年份的印记中,这又会导致一些大的、好的庄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不可比因素更多。至于进行不同地区年份的比较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最简便实用的办法,就是把年份分为好和差两级,事实上好坏年份并没有截然不同的分界,“没有更坏的年,只有困难的年”。这是一条定律。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即便在葡萄原料质量欠缺的年份,现代化的工艺技术也可以弥补其不足,如果达不到高质量,也至少总能保证其没有错误,中等好的年份,总能出比较好的酒。有一些葡萄酒的爱好者,局限于他们的体验,总是想高档酒出自于大年份,其实他们不了解精明的买主所遵循的原则是“小酒庄,大年份;大酒庄,小年份”。
特殊的气候和现代的技术都是很重要的,葡萄酒工作者永远不能忘记先天和后天的统一性。
在葡萄酒的商标上注明葡萄收成的年份,这种葡萄酒称为“年份葡萄酒”,其意一是向消费者提供一个特殊的信息,让高层次的消费者按年号选购酒;二是葡萄酒标明采收、酿造年份,对于葡萄酒收藏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卖一瓶就会少一瓶;三是饮用标有年份的葡萄酒,有可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回忆那一年的欢乐与奋斗,增加饮酒时的情趣,这也是葡萄酒文化的一种享受。
在法国等欧洲国家,政府每年对于各种葡萄酒,包括年份葡萄酒的生产总量均进行登记,实行在源头控制。所以,年份葡萄酒的销售量在逐年减少而绝不会源源不断!
…

读懂这九张图 从葡萄酒“砖家”变“专家”
面对纷繁复杂的葡萄酒知识,我们应该从何入手,以最快地掌握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呢?酒庄网为您精心制作了九张张葡萄酒知识卡片图,涉及葡萄酒酒标、酒杯、侍酒温度、颜色、香气和风土等方面的重要知识要点,并在最后把九张图片成功组合成一张,以让大家对葡萄酒知识有个概览性的认识。一图在手,不愁学不懂葡萄酒!
…

什么是混酿葡萄酒?
有些葡萄酒爱好者把混酿葡萄酒比作冰淇淋圣代,那从没听过混酿的葡萄酒屌丝们该如何是好?
什么是混酿葡萄酒(Blend)
顾名思义,混酿葡萄酒是相对单品葡萄酒(Varietal)而言的,即采用至少两种葡萄酿制的葡萄酒就叫混酿葡萄酒。
五大必知的混酿真相
以上简洁的概括想来不足以道出混酿葡萄酒的本尊,不过以下5点应该能让你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1)混酿酒和单品酒不同
马尔贝克…

喝酒脸红是怎么回事儿?
酒桌上,经常看到不少小伙伴还没饮上半杯小酒,脸蛋就红得跟个红苹果似的,甚至全身皮肤发红。这种现象,中国人俗称“上脸”。这一度成为了人们劝酒的理由,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喝酒越容易脸红的人越能喝。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喝酒脸红到底是个啥情况。
喝酒为什么会脸红?
不少人认为,“上脸”是酒精导致的,其实并非如此,这是由乙醛引起的。很多人喝酒后,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会使得乙醇迅速转化成乙醛。但是,大部分脸红的人体内缺乏一种“乙醛脱氢酶”,因此迅速累积在体内的乙醛迟迟不能代谢,正是乙醛使得体内的毛细血管迅速扩张,从而导致脸红。
喝酒脸红对身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喝酒脸红的人并不像人们常说的不容易醉,相反,喝酒脸红的人容易出现头晕、恶心想吐的现象,因此容易出现酒精中毒。此外,通常喝酒脸红者对于酒精的敏感度比较高,饮酒后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如出现皮疹、丘疹、皮肤水肿等症状。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称:“那些喝酒脸红的人可能面临的不只是酒量差的尴尬。研究者发现,脸红可能预示着患喉癌的风险增加。”报道指出:“中、日、韩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缺乏乙醛脱氢酶,因此很多人喝酒后都比较容易脸红。”
不过,根据经验,不喝酒1-2个小时后脸上的红色会渐渐腿去,这主要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喝酒脸红者该如何喝酒?
鉴于上述影响,喝酒容易脸红的人肯定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大口喝酒。容易上脸的人最好适量喝酒,但是如果碰到必需喝酒的酒局该怎么办呢?人们可以在喝酒之前可多喝酸奶或者加蜂蜜的牛奶,以保护胃和食道黏膜。此外,不要空腹喝酒,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醉。
另外,不少人喜欢服用解酒药,一些喝酒脸红的年轻人认为脸红是一种过敏反应,服用抗组胺药物的同时可以继续喝酒。然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9年的一项研究结果却警告道:“无视喝酒脸红这种症状,只服药并继续喝酒会增加食道癌的发病率。”
喝酒后脸泛白又是咋回事?
除了喝酒脸红以外,有些人也会出现脸色泛白的现象。这又是咋回事呢?这是因为这些人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吸食的酒精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因此脸色会泛白。这种人连基本的酒精都很难快速分解,导致酒精蓄积,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喝了很久以后,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在急性酒精中毒中,这些人占了大多数。
不管你是红脸、白脸还是正常脸,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大家要根据自身情况,坚持适度喝酒原则,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喝酒之道。
…

为什么不推荐你喝自酿酒?
每年过年的时候,亲戚中总有几个长辈跑来“哟,小王,听说你做品酒师的,快来尝尝我自己酿的,比街上买的好喝”。唉,每年都要想办法委婉地拒绝,还得想办法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规劝他们不要在家里自酿葡萄酒了。为什么?请听我耐心解释给你听。
饮用自酿酒有健康隐患
知味的办公室里有自动发酵烘烤的面包机,我们也喜欢自制酸奶,唯独亲友自酿葡萄酒这件事,我是彻底的敬谢不敏。同样都是自家发酵制品,对自酿葡萄酒额外的不感冒,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中毒的风险。
也许是“下馆子不如自家厨房做”同样的心理,很多人都觉得亲自动手制作的食物和饮料要比买回来的出色。“家里做的”,“奶奶家的味道”,“外婆自己喂大的走地鸡”,这些描述都带着家的浓情和安全感,在这个“面包店被曝光用过期面粉”,“大品牌的牛奶里检出三聚氰胺”的年代被格外珍视。但冷静地想一想,这要喝下去的东西,真的因为是亲爱的姑妈自家酿的就安全了吗?
在家里酿葡萄酒,“葡萄原料不做农残检测”、“开水烫一下来杀菌”,“温度靠室温变化”,“饮用前不经任何食品安全检测”……这些即使是最糟糕的葡萄酒生产厂,都未必能同时出现这么多有可能带来食品安全的风险。
葡萄酒的发酵酿制过程其实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酵母菌把糖变为酒精”那样简单,在家庭这样杀菌消毒比较随意的环境,有可能出现有害的微生物超标的问题。而且出现有害微生物风险还存在地域的差异,比如我的家乡新疆就比别的省份高发因为食用了自制发酵的豆制品而引发肉毒毒素中毒案例。
有害微生物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杂醇(甲醇和其他乙醇以外的高级醇类),它们比乙醇对神经系统有更强的毒性,达到一定量直接带来的身体反应就是头疼。常听人说喝自酿酒容易醉或是“后劲足”,并非家里拼拼凑凑的环境能比酒厂标准设备条件下发酵出更高的酒精度,而很可能是因为杂醇含量超标而导致的。因为甲醇对视网膜和视神经极强的选择性伤害,甚至还出现过喝自酿酒险些失明的案例。
有人说,"你是不是在危言耸听,想让所有喜欢自酿酒的人都去买葡萄酒。我家自酿的酒我喝了一点事儿也没有。而且古人没有现代酒厂的技术条件也好好酿了近千年葡萄酒,我家亲戚技术还比不上古人吗?”
首先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饮用自酿葡萄酒存在风险,并不是说所有的自酿酒都存在饮用安全问题。我认识一些真正的“自酿发烧友”,大家凑钱买了一套小型酿造设备,找酿酒师朋友指导学习正规的酿造方法,当然这简直是开酒庄的节奏了....没这么豪气的自酿葡萄酒爱好者,近年来也有机会通过一些国产酒庄推出的“专业自酿服务”,到酒庄的酿酒车间里参与现代工艺酿酒的全过程,然后把自己亲身参与酿制的酒买回家。
而关于“不使用现代技术的古人不也健康幸福地生活着吗”的问题,通常我们称之为“玫瑰色的怀旧想象”。很多人也很难想象当年法国皇室居住的凡尔赛宫里其实到处是虱子。要知道,在巴斯德发明巴氏消毒法之前,葡萄酒和啤酒酿好之后很容易变酸(微生物活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葡萄酒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学认识的基础上,才发展出了现代酿酒业,酒庄酿制的葡萄酒品质和安全性才得以显著提升。如果你亲戚家自酿酒的时候注意严格对所有承装的容器进行沸水杀菌,酿好的酒在装瓶后还用巴氏消毒法处理,那风险应该会小得多。那就去问问他们是怎么酿的吧…

那些“隐居”在深山的红葡萄品种
知道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梅洛 Merlot或者黑品诺 Pinot Noir这些红葡萄品种,就很厉害了?稍等,先看看酒庄网为您罗列出来的这些再作评论吧!
派斯(Pais)
派斯是智利种植面积第二大的葡萄品种,如今在智利葡萄酒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6世纪中期,西班牙人首次在智利南部的莫莱(Maule)产区种下派斯,这种葡萄皮薄但产量高,当时种植面积虽大,但却被认为品质较差,只适合酿制散装酒。
然而,葡萄酒巨头之一桃乐丝公司(Miguel…

趣谈全国各地喝酒习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泱泱大中华传承下来的五千多年的喝酒风俗也随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根据个人亲身经历和江湖传闻总结了部分地区喝酒风俗,且看大家是怎么喝酒的……
内蒙古篇
“哥们儿,咱内蒙喝酒有个规矩。我先介绍一下今天桌上的几个朋友,然后咱们先喝一圈。喝完后你能说出来他们的名字,就是你认我们这些朋友,我们自己喝一杯。要是你说不出来名字,就是情谊还没到,你自己喝一杯。先从你旁边的噶拉仓巴拉丹扎木苏日丹开始,再往下是乌勒吉德勒格列日图愣巴猜……”
东北篇
两酒鬼喝得兴高彩烈,
一个问另一个:你是哪的人?
答:黑龙江的。
哇!我也是黑龙江的,老乡,干一杯。
又问:你是黑龙江哪里的?
答:佳木斯的。
哇,我也是佳木斯的,再干一杯。
再问:你是佳木斯哪里的?
答:抚远的。
哇!我也是抚远的,再干一杯,
然后接着问:你姓啥?
答:我姓王。哇!我也是,
这时,酒家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
打电话:老王,你两个儿子又喝多了。
山东篇
山东青岛人热情好客,主人招待客人吃饭喝酒,主人按级别分主、副、三、四陪,按上下左右十字形就坐。每人面前一大杯酒,由主陪确定分几次喝完。每次举杯,都要有段说辞,一定要明确这口酒是有多重要,意义有多深远。主、副、三、四陪各三次举杯,才轮到客人举杯回敬。在这里喝酒有这么一句俗话:“主陪靠权力,副陪靠能力,三陪靠魅力,四陪靠暴力。待轮到革命群众敬酒时,只能靠体力了。”有几个撑不住的,酒还没过二巡,就当场昏睡不醒。小结:山东青岛喝酒一讲规矩、二有酒品、三练口才、最需酒量!
河北石家庄篇
一会儿……“服务员,再来两瓶!”
又一会儿……“服务员,再来五瓶!”
又过一会儿……“服务员,再来十瓶,一半冰镇的,一半常温的,兑着喝!”
再后来……
牛羊肉串、腰子、毛豆在脑子里就一起在旋转……
旋转,旋转,天旋地转……
转着转着转到了夜里两点……
云南篇
一上来都说自己不会喝,先喝饮料,
不喝酒不行,好吧!那就来半杯,就半杯!
半杯下肚……
尼玛,杯子拿掉,直接吹瓶……
吹瓶不得行,大碗整上来……
别以为只有大碗,还有砂锅碗呢!
还没完呢,脸盆都不够了,水桶来了!
不得不说,全国人民对酒的热情是相当高涨的,只是百科君温馨提醒: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当然还有更多有趣喝酒习俗,欢迎续写……
…

适量饮用红葡萄汁或葡萄酒有助于燃烧脂肪
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深色的葡萄,无论是食用它们还是喝果汁或葡萄酒,都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体重,以及一些代谢紊乱问题,如脂肪肝。
俄勒冈州立大学农业科学学院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家尼尔…

酒醉后真实的世界,你中枪没有?
1.整个世界都是床
2.所有人都是碰瓷儿和挑衅的
3.和马桶盖像枕头一样亲
4.这时候发短信通常是在胡言乱语的忏悔
5.怎么尿都可以
6.乒乒乓乓砰
7.开30迈都是做云霄飞车的感觉
8.当发现了一个空座位的时候……
9.自拍的时候以为自己是
10.把任何水池都当成游泳池
11.把周围的人看成人肉沙袋
12.为什么全世界都听不到我说话我要大声点
13.当发现自己还有10块钱
14.哈哈~打你哦
15.所有东西都是免费的
16.跳舞时有特别的臆想技巧
17.玩小把戏时觉得整个人都牛逼了起来
18.扛啤酒回来的时候
19.看到女人的时候
20.大号小便池……浴缸
…

如何妙用喝剩的葡萄酒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放在葡萄酒身上,我们也要毫不含糊。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经常碰到葡萄酒喝剩的情况,今天带您来看看这喝剩的葡萄酒到底有何妙用。
喝剩葡萄酒的保存
不过,大家还记得怎样储存喝剩的葡萄酒吗?
(1)塞好软木塞将葡萄酒放在冰箱里保存3-5天没有问题;
(2)最好将葡萄酒竖立保存,减少酒液与空气的接触;
(3)避免在较大温差或强光照下保存葡萄酒,以免影响酒的风味口感;
(4)再次饮用时,用比室温高一点的温水加热红葡萄酒瓶,不要用热水。
喝剩葡萄酒的妙用
(1)烹饪佐料
葡萄酒喝剩了不及时饮用完的话,就会随着和空气的接触慢慢变成醋,不过,这倒成了一个不错的烹饪佐料。把喝剩的红葡萄酒冰冻起来,到了要炖肉或是做汤时往里面放一两块,菜肴会更加浓郁鲜香。而白葡萄酒则比较适合海鲜类食物。
(2)制作桑格利亚水果酒
葡萄酒放久了,风味可能会变淡,这时拿它来调制桑格利亚水果酒(Sangria)就再适合不过了。你可以把任何软质水果加入葡萄酒中做成。如果你选用白葡萄酒,那最好是干型的,然后再加入白兰地和利口酒就大功告成了。
(3)清洗水果和蔬菜
和小苏打一样,葡萄酒也可以用作天然的水果和蔬菜清洗剂。葡萄酒中的酒精可以溶解蔬果表面的杂质,而且葡萄酒的各种成分可以杀死食物中的多种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
(4)消毒厨具
葡萄酒中的酒精既可以清除厨房工作台面上的污渍,又可以对厨具进行消毒。不过,最好用干白来清洗工作台面,因为它不会像红葡萄酒那样把台面染红。
(5)清除油渍
白葡萄酒中的酒精和酸可以促进汽油溶解,因此,如果车库地板上或者车道上有汽油渍,可以在白葡萄酒中加入小苏打进行清洗。
(6)皮肤保湿
与其花钱泡温泉,不如把喝剩的葡萄酒来做皮肤保湿。红葡萄酒富含抗氧化物和酒石酸,对皮肤有消毒、柔化、补水等效果。所以,洗澡的时候,可以尝试在水里加适量红葡萄酒,或者直接把它当柔肤水使用也可以。
(7)清除红酒渍
不小心把红葡萄酒溅到身上或洒在地毯上,该用什么方法挽救呢?你可以“以毒攻毒”,迅速倒一些白葡萄酒到酒渍上,等酒液浸透后用毛巾擦掉即可。
(8)植物肥料
红葡萄酒还能当肥料?当然,它本来就来自自然。进入土壤后,它会杀死细菌,促进植物健康成长。
(9)诱捕果蝇
芬芳的葡萄酒对果蝇有着无上的诱惑力。往杯子里倒入适量红葡萄酒,用塑料膜盖住杯子,在塑料膜上打几个合适的小孔,让果蝇只能进不能出。把这杯葡萄酒放入厨房中,就能顺利吸引果蝇的注意力,它们也就不会去“骚扰”水果了。
(10)治疗瘀伤
这个说法来自一个古老的民间偏方,拿一片面包蘸一下葡萄酒,然后用它来擦拭因为擦伤导致的青瘀,就可以让瘀痕快速消退。这可能是因为葡萄酒富含可以缓解炎症和红肿黄酮类物质。
…

你买到的是“贴牌酒”吗?
记得几年前,我在展会上遇到过一位神秘十足的老外,他穿着粗呢西装,提着棕色的手提箱穿梭在各个展商席位前。每到一个展位,他都会小心翼翼的向对方递上自己的名片,然后压低声音,用英语询问“你们要波尔多酒吗?牌子你来定。”如果有人砍价,他还会低声强调,“我们酒质很好,中国市场上很多名牌酒我们都做过”……等等,在你叫保安之前,请稍等一下,这真的不是个假酒贩子——只是一名正在努力工作的贴牌(OEM)酒生产商罢了。
超市货架、专卖店、网店,凡是你能买到葡萄酒的地方,都有很大几率遇到贴牌酒。很多时候,卖贴牌酒的酒商并不太乐意谈论这个话题。几年前,假如你向一个酒商提起这个问题,很大概率他们会换上一副受到冒犯的表情,就像你在问他是不是在卖假酒一样,勉强挤出一句“商标是我们的”就不肯再聊。
到底什么是贴牌酒?
让人如此避讳的所谓OEM(Original…

红酒已证实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根据葡萄酒观察家的报道称,该研究是由布鲁克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他们发现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有阻止肺癌扩散的功效,而红葡萄酒的效果为更好。
红葡萄酒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