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给“80后”婚礼的葡萄酒单
作者:曹慧杰??编译:左麒伟?Richard.Z??发布日期:2015-01-12
从广义上说, “80后”是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从1980~1989年的那一代人,并且以独生子女居多。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加上有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这一代人比父辈更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方式,更注重生活的品质。
“80后”是比较现实的一代,也是追求个性生活的一代,这些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忱并没有那么高,更能接受新鲜事物,更注重的是事物的品质和品牌效应。早已步入职场的“80后”,在不同途径中都有着自己的赚钱方式,并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并且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消费环境,譬如网购、DIY,或者个性定制。
于现在来说,“80后”也已经形成了对于酒水的独到见解。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注重白酒,加之对西方文化的追崇,以及“夜场”又源于欧洲,所以会更青睐于葡萄酒和洋酒。
前一段时间有位“80后”的闺蜜向我咨询婚礼用酒的相关事宜,我首先问她婚礼的风格,重要的是,这是爸妈全权负责的婚礼,还是自己设计的婚礼?因为负责人不同,婚礼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爸妈想象中的婚礼是那种以吃好喝好为出发点的传统酒席,各种拱门鲜花铺满现场,酒水也以传统的“三种全会”为宜,即葡萄酒、白酒和啤酒——葡萄酒甚至还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在婚礼的现场,价位则是越便宜越好。我曾经询问过他们,对葡萄酒有什么要求和价位?给我的回复是他们都不懂,便宜的就行。但是葡萄酒在国内越来越受追捧,懂它的人也越来越多,来参加婚宴的众贵宾中,总会有几位研究和喜欢葡萄酒的人,太便宜的酒确实上不了桌面,和当天的婚礼现场对比,有点大煞风景。
而我这位闺蜜的婚礼则是她和老公自己做主的婚礼,只宴请50人,冷餐形式,葡萄酒的预算很高,希望有多种葡萄酒可供选择,因为婚礼上会有很多在国外生活的朋友回来参加,他们自己在国外也是经常接触葡萄酒的,为此也要准备无可挑剔的葡萄酒。这场婚礼完全就是西方婚礼的感觉,那香槟酒就必不可少,新人出场前所有贵宾等待的时候,特别需要香槟酒开胃,和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交流一下。红葡萄酒及白葡萄酒则是为了正餐做准备,搭配肉类和海鲜类菜肴。餐后水果和甜点,不会少了甜白葡萄酒的身影。
最后我给出的酒单是:开胃酒选用酩悦桃红香槟…

几十元的进口葡萄酒,可信吗?
在消费者心目中,进口的葡萄酒一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之一,最出名莫过于法国葡萄酒。但随着年末消费旺季的到来,法国葡萄酒却频频卖出“跳水价”。
有一类促销广告特别引人注目,原价五六百元的“法国原瓶原装进口红酒”,竟打出六七十元的促销价,几乎以原价的十分之一来销售。
这样的价格是真优惠还是假促销?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葡萄酒行业一直存在价格虚高的现象,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应仅仅盯着价牌和产地,还要学习如何看酒标,辨别出其真实身份。
…

十大葡萄酒谣言排行榜
葡萄酒加奶酪真的能减肥吗?酒越老越贵就越有投资价值?唐佩里侬真的是香槟的发明者吗?十大葡萄酒谣言排行榜,哪些忽悠了你?
谣言一:挂杯越多酒越好
挂杯指的是晃动葡萄酒杯后,在杯壁上留下的透明液体,也被称作“酒泪”、“酒腿”。挂杯比较明显的酒,酒精和糖分含量也相对较高。但以此作为判断一款酒…

为什么有些葡萄酒名你看不懂?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葡萄酒以产地命名,如香槟产区?(Champagne),而有的葡萄酒又以葡萄品种命名,如霞多丽 Chardonnay,其实,葡萄酒的命名也有不少来头,让我们来搞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
…

自酿葡萄酒甲醛是否超标
葡萄酒的酿造有极强的技术成分,包括葡萄的选择、器皿的选择以及存储时间等多个方面。在选择葡萄方面,宜选择新鲜的葡萄,由于葡萄在常温下不易保存,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新鲜度不高,会使酒中更容易滋生霉菌;自酿葡萄酒最好用非金属器皿,比如玻璃瓶、玻璃罐;刚开始发酵时,要让葡萄果皮、果肉、果核在一起,持续发酵几天到三周,再将上述东西分离出去,完成装瓶、密封。
“网上说自酿葡萄酒容易产生甲醛,喝下去会不会有害啊?”近日,在广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做了一个试验,对记者提供的3份自酝的葡萄酒、酸梅酒进行检测,样品经过严格的蒸馏、再衍生、上液相色谱仪等,结果显示3份样品均没有检出甲醛。
美酒变毒酒?
近期网上曾有“自酿葡萄酒甲醛超标,美酒变毒酒”这一报道,称自酿葡萄酒有风险,有人将自酿葡萄酒送到检测机构检测发现,许多自酿葡萄酒的配方都存在超标等问题。其中一些由于含有甲醛等物质,甚至属于“有毒”物质。报道还引用了某酒业负责人的说法,曾经有过因为喝了自酿葡萄酒拉肚子的案例。该负责人说,自酿葡萄酒,一般在消毒杀菌上做得不够完善,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
然而,记者查阅了所有的报道,对自酿葡萄酒检出甲醛这一说法,只是来自于该媒体记者的“听说”,并没有任何权威实验检测机构的实验数据作为佐证,因此,该结论不免让人怀疑。
夏秋季葡萄大量上市的时候,许多市民喜欢自己购买新鲜葡萄来自酿葡萄酒,时下这些葡萄酒陆续可以开罐品尝了,而网上的传言让这些喜欢酿酒尝鲜的市民多了一份担心。事实究竟如何?自酿葡萄酒真如网上说会产生有害甲醛么?
没有检出甲醛
为了求证上述说法,记者分别在南宁3位市民的家里采集了2份自酝葡萄酒样品,另外还有一份自酝的酸梅酒,均是今年7月刚自酿的新鲜酒,每种样品取样2两左右。将这3份样品送到广西局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请该实验室高工汪文龙进行实验检测。
汪文龙表示,要从葡萄酒样品中检测甲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过程。需要经过蒸馏、再衍生,最后经液相色谱仪测定等多个步骤才能得出结果。
汪文龙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经过严谨的检测,结果显示:3份样品均没有检出甲醛。
汪文龙说,此前从未听说过葡萄酒内含有甲醛这一说法,但是自酿葡萄酒内含有甲醇确是事实。他怀疑,会不会是网络的报道误将甲醇认为是甲醛?他解释说,葡萄酒国家标准GB15307-2006中并没有对甲醛含量进行限量,而甲醇含量是发酵酒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中对甲醇含量有明确规定,要求每升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必须在400毫克以下。
酿酒适度加糖
汪文龙介绍,葡萄酒企业在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常常会加入商业用果胶酶,这些果胶酶的加入可以使部分果胶物质进一步分解,提高葡萄汁的出汁率,而果胶会让水果中的羧基甲脂成分进一步降解出甲醇。甲醇是一种有害物质,假如含量高会引起慢性中毒,如失明等。但市民自己酿的葡萄酒一般不会去添加商业果胶酶,因此甲醇超标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有市民咨询,酿葡萄酒时都喜欢加糖,但糖加多加少却难以掌握一个度,如果加多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呢?
对于这个疑问,汪文龙说,是否需要加糖和加多少糖,是根据最后想酿成的酒度和葡萄原料的糖度来推算出添加量的。一般是每升17克糖能产生1度的酒度,自然酿造最高能达到的酒度是15度。一般来说,葡萄汁含糖量低,酒度就低,难以保存,但如果糖太高,发酵不彻底,就会产出甜葡萄酒。“过甜的葡萄酒对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人身体不利,所以,加糖量要适度。”他说。
是否滋生大肠杆菌?有报道称,自酿葡萄酒一般在消毒杀菌上做得不够完善,会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
对此,汪文龙对记者表示,这个情况不排除会发生,但概率相对较小。他说,自酿的葡萄酒,整个环境是酸性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的细菌都不会繁殖生长。如果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可能跟前期购买葡萄时没有清洗干净有关。
…

从喝葡萄酒来看看你的性格
最新研究显示,爱喝红葡萄酒的人一般薪资高,更自信,而爱喝白葡萄酒的人则是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更加慷慨大方。
通过对2,000名葡萄酒饮用者的检测,法国相关葡萄酒机构发现,红葡萄酒饮用者不仅薪资高(平均27,000英镑),学历高,性格上也更大胆自信,且大多拥有自己的独立住宅。而爱喝其它类型葡萄酒的人工资较低,白葡萄酒饮用者的平均工资为25,375英镑,桃红葡萄酒为22,682英镑,起泡酒则为22,479英镑。
不过在年均节日花费上,红葡萄酒和起泡酒饮用者是最“小气”的,分别为329英镑和330英镑。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饮用者们相对大方点,花费分别是361英镑和344英镑。
说到性格特征,研究人员发现,爱喝红葡萄酒的人大多喜欢悠闲舒适的感觉,而白葡萄酒爱好者则更偏爱真实自然的态度。起泡酒的粉丝们自认为很风趣幽默,不过桃红葡萄酒爱好者则自称非常性感迷人。
谈及电视节目,英剧唐顿庄园(Downton…

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葡萄酒版
1. 且行且珍惜
出处:2014年3月31日凌晨,文章首次回应“出轨门”,承认“劈腿”。马伊琍随后在微博回应“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演绎版:喝酒虽易,品酒不易,且品且珍惜。喝酒不过“一口闷”,品酒却是“步步惊心”,颜色、香气、酸度、酒精度、单宁、风味、酒体、余味等要素都要一一辨别,过程精密细致,就仿佛细水流长的婚姻生活,褪去了恋爱时的轻松甜蜜,开始精打细算,安稳度日。
2.…

使你一生受益的西餐礼仪
即使是《唐顿庄园》这样考究的制作,也都被老派的女伯爵吐槽餐桌摆盘不够专业。我们无意指导你像个贵族一样用餐,但至少可以帮你将某些幼稚错误扼杀在摇篮中,不让你成为邻座笑柄,在国际场合减少压力。
正式宴会摆盘的总原则:
每样东西的摆放都要有几何原则,摆在中心的餐具要在正中间,餐具之间的几何距离要相等,视觉上要平衡。当然,你也可以加上你喜欢的鲜花和装饰。
-
…

葡萄酒的条形码:检验进口酒的依据?
坊间有流传着不少检验原装进口葡萄酒的独门秘方,其中的利器之一就是葡萄酒背标上的条形码。条形码真的能成为进口葡萄酒的鉴定依据吗?
什么是条形码?
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显示出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快捷、准确和管理自动化的优点。葡萄酒也不例外。
葡萄酒的条形码代表什么?
葡萄酒的条形码共13位数字,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前缀码(前3位,标示国家或者地区)、制造厂商代码(4至8位,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编码机构统一编配给所申请的商号)、商品代码(9至12位,个别货品号码,由厂家先行将产品分门别类,再逐一编码)和校验码(13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国家,前缀码不同。我们这里为大家总结了11大产酒国的前缀码。
条形码可以用来作为判断进口葡萄酒的依据吗?
那么问题来了,不同国家,前缀码不同。那么,条形码的前缀码(前3位数字)是不是就代表了葡萄酒的产地?并以此把它作为判断进口葡萄酒的依据吗?
根据国际编码组织管理准则,进口葡萄酒条形码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原产国商品条码:依据国际编码准则,这些进口葡萄酒以原生产国条形码为商品条形码在中国市场出售。
(2)在原装进口商品上运用中国的商品条码:我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依照本条的规定,中国酒商作为代理商,能够变成中国商品条码体系的成员,具有690—695的厂商辨认代码。因而能够在原产国地张贴进口酒商在中国境内请求存案的商品条码,再经过进口途径进入中国出售。也即是说以“690-695”最初的条码仅仅表示酒商在中国进口商的辨认代码。因此,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前缀码为690—695就不是进口酒。
(3)在国内生产的商品,也可以使用境外注册的商品条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在国内生产的商品使用境外注册的商品条码时,生产者应当提供该商品条码的注册证明、授权委托书等相关证明,并到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备案,由编码分支机构将备案材料报送编码中心。”因此,不能认为“非690—695”的就一定是进口酒,也可能是国产酒。
简而言之,根据国际组织管理编码准则规定,前缀码并不代表产品的原产地,只代表管理商品条码的国家或地区的编码组织。因此,条形码并不能作为判断进口葡萄酒的依据。
所有的葡萄酒背标上都必须有条形码吗?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商品都有一串条形码,条形码基本上成为了商品最重要的识别特征之一。既然有条形码一说,那么所有的葡萄酒都必须具备条形码吗?为什么一些葡萄酒,特别是名庄酒没有条形码?难道这是假酒吗?
首先,条形码不是背标上强制标示的内容。此外,并没有相关规定要求所有葡萄酒必须有条形码。不过,在商场、超市、便利店等现代渠道流通的葡萄酒就一定会标有条形码。
…

央视曝5元一瓶假葡萄酒制作黑幕
“我这是30一件,合5块钱一瓶。”更好酒业公司的销售经理王敬宇透露葡萄酒如此便宜的秘密,“最低档的不是全汁,我们灌的酒是水多酒汁少,酒汁占大概20%,其他的都是水。…

中医教您喝葡萄酒
对于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中国人来说,怎样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品位,做到科学养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大家都知道红酒对人体有益,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喝什么样的红酒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目的呢?带您了解中医是怎么样谈红酒养生的?
红酒是最天然的健康饮品,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有好处,而且能养生。红酒具有味甘、性温、色美、滋补、养生的特点。《本草纲目》中指出:“葡萄酒……驻颜色,耐寒。”
目前,人们已查出葡萄酒中含有约250种营养成分。适量饮用葡萄酒,既增加营养,又能防病驻颜,对身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红酒养生,药补不如食补,能够在享受美味之余,吃出健康,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艺术。
…

酿造一瓶葡萄酒需要多少葡萄?
一瓶标准瓶的葡萄酒是750ml,可以倒5杯。
以每杯酒150ml计算,不过这个数字不是绝对的,用不同大小的杯子倒酒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一瓶标准瓶的葡萄酒平均用了950公克的葡萄制造。
平均是520颗葡萄,依不同的品种与酒款,范围在300~900颗之间。
一瓶标准瓶的葡萄酒约有750卡路里的热量。
这是以最常见的12.5%~13.5%的红白酒而言,其他如酒精度较低,残糖量较低的酒,热量也自然较低;而酒精度较高,甚至是加糖製造的加烈酒,热量也自然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