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法国教皇新堡产区

其实来到教皇新堡( Chateau neuf-du-Pape)纯属偶然,和所有在法国的人一样,到了夏天肯定要休假去南部海边晒一下,于是这一次的目的地选择了Cassis。 驱车一路向南,终于在午饭时间来到了鼎鼎大名的阿维尼翁…

日本葡萄酒温泉

日本有着世界闻名的天然温泉和澡堂。最近,泡澡爱好者们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方式了,他们开始洗上了葡萄酒浴,现实中的“酒池肉林”,你能想象吗?葡萄酒早已走进了很多人的生活中,那你知道一般人一个月工资,能够买到哪些葡萄酒吗?还有,你听说过葡萄酒泡洋葱吗? 每年十一月,在东京附近的一个澡堂都会举行十天酒浴庆祝活动,纪念的是法国博若莱新酿葡萄酒在日本销售。 这个年度酒会被称为薄酒莱新酒节,是法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十一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所以今年的第一瓶新酒要在11月20日才能开启。虽然在日本薄酒莱新酒并不是平民的首选酒品(因为在日本的薄酒莱新酒通常都是冷藏后饮用,发酵也是闪蒸发酵而成),不过在日本的销量还是不错的,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进口国。 在神奈川箱根的Yunessan温泉,每天消耗一万三千升的酒进行酒浴,其中光薄酒莱新酒就占了九升。选用的酒全部来自“L’Aboure-Roi”酒厂,副总裁偶尔还会作为特邀嘉宾来到酒庆上。不过,会不会脱衣服入浴就不得而知了。稍微提一下,这个酒浴是男女混浴,所以不会像其他公共澡堂一样穿泳衣或者浴巾什么的,这对一些羞涩的新人来说是个比较能接受的洗浴方式。 来参加的人可以开车、带孩子,因为酒精含量很低,你甚至都不会有微醺的感觉(况且,我希望你不论如何都不要喝洗澡水)。你唯一被吸引前来的原因可能是红酒中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在浴池周围放着的巨大酒瓶越能增添一些酒的气氛。 如果你因为某种原因没办法来到神奈川,那你也可以在家里洗葡萄酒浴啊!一般常规的浴缸只要半瓶就可以了。这样做可能会有点浪费酒,好好的酒都没能好好品尝,不过你可以换一种方式享受——把它们一下又一下地往自己身上浇。 …

去澳洲酒庄过把瘾

对于真正的爱酒人士来说,在高端餐厅叫瓶拉菲一饮而尽会遭白眼,真正有格调有质量的品酒应当是深入酒庄,看看一瓶酒香四溢的葡萄酒是怎么“出生”的,听专业人士讲述收获葡萄、将葡萄压碎、榨酒器榨酒、酿酒师添加酵母、葡萄汁发酵成酒精、调酒以及葡萄酒装瓶流程等等相关细节。供职于葡萄酒代理商的Grace已经是一名葡萄酒专家,据她介绍,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都不乏好酒庄,悉尼和墨尔本之间的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也被不少葡萄园环绕,我们不妨跟随她一起,走入酒庄呷一口醉人葡萄酒,感受澳洲春天的到来。 …

参观波尔多城堡

Chateau在法语里是葡萄酒庄、城堡之意。提及酒庄,在我们脑际闪现的坚固的防御工事,护城河环绕和城门小吊桥之景,在现实的法国波尔多境内已不多见。在今天的法国,“ Chateau”通常指为葡萄园或是酒庄,而不一定是大家所想象的一座城堡。 城堡,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一个浪漫的地方,在偎依在妈妈怀里听故事的孩提时代,城堡曾在无数个夜晚出现在了公主或王子的后方,为我们展开一个个美丽的童话。公主通常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个地方,等待着爱人的出现;又或是穿上水晶鞋踏入城堡,从此展开了另一段美丽的人生。儿时的记忆赋予了城堡充满雄伟而美丽,浪漫且温馨的印象。 当然,逐渐长大了的你,也许已不再相信童话。但,其实城堡的故事,一直在流传。 你或许知道,德国的新天鹅城堡(New…

古朴温情巴罗萨

提起澳大利亚葡萄酒,大多人都会想到把“阳光装在瓶子”里的南澳洲。不过说起南澳这个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数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作为著名的葡萄栽培地与酿酒区之一,它与新南威尔士州的“猎人河谷”,维多利亚州的“雅拉河谷”并称为澳洲的三大葡萄酒河谷而享誉世界。在南半球的这个秋季,我有幸参加由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组织的“体验澳大利亚葡萄收获之旅”,前往这个美丽产区游访。 巴罗萨位于南澳州首府阿德莱德市的东北部,开车约一小时车程。其名由当年南澳首府首任总督英国威廉莱特上校,为纪念英军在1811年“巴罗萨战役”中战胜法军而为这个美丽的山谷所取。 巴罗萨谷葡萄种植和酿造史可追溯到1842年,来自德国的移民带来了西里西亚文化,也带来了第一批葡萄树。经过几代人努力,加上天时地利,巴罗萨逐渐成为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其产量占全澳洲葡萄酒出口总量的65%左右,也是公认的澳大利亚最好的西拉…

波尔多的产量之谜

清凉的夜幕下,迷雾的手指抚过凹凸不平的大地,迎来阳光普照的漫漫长日。9月的第一周,波尔多的天气完美得几乎有些诡异。而在这之前,老天就像个巨大的水龙头,整个夏天雨水不停。“这是一个与霉病战争的年份。”金钟酒庄(Angélus)的Laurent…

法国农民们在想什么

我几乎每年都会带很多葡萄酒学生以及爱好者到波尔多和勃艮第参观。我们会谈论为什么葡萄酒是这个味道,并发掘不同葡萄酒之间的区别;当然,我们也会谈论风土条件(terroir)的作用。之后我会轻轻叹一口气,解释说当然“风土条件”这个词在每个地区都有着非常不同的意义。 在勃艮第,每一块小规模的葡萄田(Cru或Lieu-dit)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波尔多,神圣的却是酒庄的名字。这意味着,在勃艮第,你品鉴的是单一葡萄园的特征;而在波尔多,你品鉴的却是一座产业——也就是一系列葡萄园的特征。(但是两者共通的是,你都能够在其中品鉴出酿酒师技巧的高低优劣。) 如果你喝一款叫做拉菲(Lafite)的波雅克(Pauillac)葡萄酒,你喝的其中一部分葡萄酒其实来自圣爱斯泰夫(Saint-Estèphe);位于圣爱斯泰夫(Saint-Estèphe)的Caillava葡萄园出产拉菲酒庄最古老的赤霞珠)。如果你饮用一款叫做拉康赛隆(La…

法国南部:"天堂一角"

这里是饕餮和佳酿的天堂,众多帆船爱好者的梦想扬帆之地,画家毕加索、凡高和莫奈留连忘返的灵感之都,文学家莫里哀、保罗.瓦勒里无数佳作的创作圣地,以及《憨豆先生的假期》、《大鼻子情圣》、《光荣岁月》、《出租车3》等众多电影取景拍摄的乐土——它就是位于法国本土最南面,濒临地中海,集上帝万般宠爱于一身的朗格多克-鲁西雍(Languedoc-Roussillon),“法国南部”也成为这片天堂的代名词。 “法国南部”(朗格多克-鲁西雍)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依山傍海,阳光明媚,地产丰饶,是一块标准的风水宝地。正因如此,在过去的2500多年里,古希腊人、古罗马人、阿拉伯人和赛特族人都曾经觊觎并争相统治过这片土地,这段纷繁动荡的历史也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地中海文化并遗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的确,如果说卢瓦尔河谷的城堡精致且豪华,那么朗格多克-鲁西雍的城堡就绝对的宏伟和大气。如果说勃艮地的教堂和修道院庄严肃穆,那么朗格多克-鲁西雍的宗教文物在此基础上,更添了一番秀丽的风情。 朗格多克-鲁西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已经让游人乐不思蜀,历经28个世纪积累的出奇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就更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这里是法国少数既拥有高山,又拥有平原和海洋的旅游圣地。每年有将近300天,这个背靠大山面朝大海的地方都享受着阳光的普照,明媚,灿烂,永远都属于这里。在朗格多克-鲁西雍大区著名画家路特雷克笔下的名作“家乡的葡萄藤”,把这里染上金色阳光的葡萄藤描绘得宛如来自天堂,美不胜收,他说朗格多克-鲁西雍大区的葡萄园是上帝赐予的。因写《朗格多克的夏天》而名声大振的法国小说家弗罗芒坦笔下的葡萄园,则充满着爱情的浪漫气息。正是那句——“这是爱在地中海的承诺,这是爱在法国南部的婚嫁”让无数人为之痴迷。 显然易见,这片令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自然也是葡萄酒的天堂。多样的土质、适宜的气候、丰富的葡萄品种以及种植者的智慧造就了这里出产的葡萄酒的不凡特质。“法国南部”汇集了朗格多克法定产区、鲁西荣法定产区葡萄酒,奥克地区餐酒和大区内不同地区餐酒。它向全球提供质量上乘,品种越来越丰富的佳酿,也囊括了从口感清新细腻到浓郁芬芳,从轻盈飘绕到畅快淋漓,色调从柔和淡雅到鲜艳绛红所有系列的葡萄酒。“法国南部”平均年产量高达20多亿瓶,占法国总产量的42%,位列法国第一大葡萄酒产地,这个数字是波尔多葡萄酒产量的三倍,等同于美国的总产量或澳大利亚加上智利的总产量,也足够中国人每人喝上一两瓶。 踏上“法国南部”,就开始经历一次历史之旅、口福之旅、人文之旅。久远的葡萄酒酿造历史,许多古老的传统沿袭至今。随着季节变幻的葡萄园美丽景致定是不能错过,当然,在朗格多克-鲁西雍品味美酒的旅程中绝对少不了美食的陪伴。无论是在海边还是在内地,随处都可品尝贝类、鱼类、奶酪、水果和蔬菜,再配上各种葡萄酒,真是令人大饱口福。最有意思的是,可以与朗格多克-鲁西荣的葡萄园园主或酿酒商们相遇,以酒会友,体验他们对“Made…

“意”味悠长舌尖上的意大利

美味之源欧洲之始祖 如今,世界上可以与中国餐馆在数量与欢迎度上并驾齐驱的只有意大利餐馆,意大利比萨、通心粉似乎已成为全球共通语言。而风靡世界的橄榄油、卡布奇诺(cappuccino)、浓缩咖啡(espresso)也起源于这个三面环海的靴形岛国。 对意大利人来说,吃,不仅仅是为了求饱足,更是生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与内容。多元温和的气候与地理环境让意大利人对烹饪产生极大的热爱与鉴赏。即使在全世界的饮食空前同质化、速食化的当下,意大利人仍完好地保存着自己饮食文化的特色,对于美食美酒的热情,丝毫不亚于今天他们对于足球、服装以及汽车的关注。当初,以佛罗伦萨城为首的王公贵族们,纷纷以研究开发烹调技艺及拥有厨艺精湛的厨师来展现自己的实力与权力,并以此为尊贵和荣耀。当时平民百姓认为只要能成为烹调料理的高手,就有置身贵族圈的机会,以至全国上下弥漫在烹调技艺的研发乐趣之中,顺势将餐饮业发展推向鼎盛时期,并影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被誉为“欧洲大陆烹饪之始祖”。 尽管有些法国人不愿意承认法国菜的始祖为意大利菜。但在公元1533年,意大利公主凯瑟琳.狄.麦品味迪奇下嫁法国王储亨利二世时,从威尼斯带了30位厨师前往,将新的食物与烹饪方法引介至法国。随后法国人将两国烹饪上的优点加以融合,并逐步将其发扬光大,创造出当今另一最负盛名的西餐代表——“法国菜”。除此,意大利人发明餐用叉子和菜单(当翡冷翠人以意大利菜肴数目与次序领先时,威尼斯人也成为第一个使用叉子的民族),为西餐餐桌上的文化立下新的批注。 …

低调奢华的勃艮第

若要深刻体会勃艮第的低调奢华和深藏不露,亲身探访不失为最理想的方式。但如果近期不太方便远行,以下文字摘自著名葡萄酒漫画《神之水滴》,其中《第一使徒》所描述的是来自法国勃艮第的Georges…

德国的葡萄酒之路

德国酒庄发展与其地理环境孕育之农作物相关,山坡地上的葡萄园庄景观,看似台湾之高山茶园,但也相当注重水土保持,维持大面积之保育林地。在陡峭山坡地的葡萄园因采收人工较高,酿造成本高,考虑合理利润之下,所产葡萄酒以自产自销为主,应用在地营销策略,配合休闲观光的推展,藉由游客的消费,提升整体的经济发展。 在德国旅游推广营销上的“酒乡”之旅,由莱茵河及其支流流域的葡萄产区串联而成,从北边的阿尔产区、经过普法兹,到南部黑森林巴登产区,其中菁华路线的“酒庄大道”所经之地均是葡萄园,每个酒乡在七至九月分别排定葡萄酒节,暑期到德国渡假的游客,总能恭逢其会,遇上一次盛大的葡萄酒节庆。在葡萄酒产区,看到酒窖开放的牌子,便可大胆地进门参观、试酒。名酒庄要先预约,可在当地旅游服务中心索取资料。10月是葡萄普遍开始收获的季节,人们忙于酿酒,酒厂多不开放。 …

聆听风土的教诲

相约星期一 没有几个产区在过去的四年遭遇了比勃艮第更糟糕的天气条件。2010年减产30%,2011年减产25%,2012和2013年产量只有一半。这意味着四年里少了相当于一年半的收成,或者用数据来说,大约15亿欧元的潜在收入都被狂风暴雨卷走,或者静静地被霉菌蚕食掉了。 所以在两周前,当冰雹肆虐倒霉的干邑(Cognac)和梅多克北部的时候,不少勃艮第人笑逐颜开,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就在四到五天之内,一切都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