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白葡萄酒的主要风味

当葡萄被采收以后,经过榨汁、过滤果皮的工序,只发酵葡萄汁酿出来的酒就是白葡萄酒。白葡萄酒一般用白品种葡萄酿制而成,如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雷司令(Riesling)、白诗南(Chenin…
,

起泡酒大全

起泡酒(Sparkling Wine)其实是指起泡葡萄酒。葡萄酒按照二氧化碳的压力可以分为静止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在 20℃ 时,酒中二氧化碳压力低于 0.5 巴(bar)的葡萄酒称为静止葡萄酒,等于或者高于…
,

葡萄酒仿冒手册:真假的艺术

假冒品是指出于欺骗的目的,对真品动手脚。对葡萄酒而言,假酒是指酒的品质与酒标不符,例如,在酒瓶中掺杂廉价酒,以次充好;或者给劣质廉价的酒冠以好酒的标签,并标以高价出售。 山寨品是通过模仿包装瓶和商标来仿冒真品,以求以假乱真。山寨品的品质不一而论,有些十分粗糙-仅靠粗劣的影印标签鱼目混珠,但有些却十分讲究。例如,德国眼镜品牌罗敦司得(Rodenstock)曾使用牙钻将托马斯…
, ,

慎购中百元以下起泡酒

起底进口起泡酒“真相”: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烟台地区出现小作坊式葡萄酒厂大量仿制进口起泡酒,成本仅7元的仿制进口起泡酒通过夜场、电商等渠道能卖到百元以上。专业人士建议:这些起泡酒明显货源有问题,为了健康,消费者还是要慎重选择。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的追求,近年来进口起泡酒在国内市场“火热”起来,“钱”景无限好。巨大的市场利益驱使各大小供应商、经销商蜂拥而至。进口起泡酒市场逐渐凸显出问题。 …
,

喝葡萄酒的人,为什么越喝越有钱了?

“为什么喝葡萄酒的人,越喝越有钱了?” 你说,我肯定在胡说八道,这种理论根本就不成立,人是有钱了才去喝葡萄酒,而不是喝了葡萄酒才有钱的。当然你说的没错,喝葡萄酒当然不能让一个人变得有钱,我的论点是“喝葡萄酒的这些人,越喝越有钱了”,这里强调的是人,而不是某个动作让他变得有钱。既然明白的我的论点,我就接下去为你解释,为什么这些喝葡萄酒的人,真的会越喝越有钱?我有这样的结论,主要的理由有四点: …
,

罗曼尼-康帝为什么那么贵?

全国房价最高的深圳,以均价4.3万/平的价格傲视全国,而最新的深圳市平均工资为7千6左右,也就是说,你想在深圳买房,不吃不喝大半年才买得起一平方的房子。但是,你可曾想过不吃不喝大半年存下来的钱能买到一平方房子,却换不来一瓶酒吗?竟然有如此昂贵的葡萄酒?用其买醉可不倾家荡产?几年前有个刚开始经商的朋友只身去香港谈生意,请客户吃饭时摆阔点了瓶店里最贵的酒,拉菲什么的他也喝过,几万块钱都在他的接受范围内,但结账时发现这顿饭下来要价一二十万,而那瓶酒他一辈子都记得——罗曼尼-康帝(Domaine…
,

价低和价高的葡萄酒,酿酒工艺差在哪里?

为什么有的葡萄酒标价80元,有的葡萄酒标价1000元呢?一款酒竟然能差距数十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说:“因为品质有差异,品质高当然价格贵”。确实如此,葡萄酒品质七分靠原料,三分靠工艺。今天就来聊聊这“三分”工艺到底是怎么影响葡萄酒品质的。 …
,

机器人能取代品酒师吗?

最近朋友圈有没有被“阿法狗”(AlphaGo)和李先生的围棋大战刷屏啊?人工智能连下两城的战绩,不由让人感慨,再过几年我们真的能把万物之灵的位置丢了。 说回我的本行,葡萄酒品鉴这样通常被认为更加感性的领域,会有机器人插手的空间吗?如果人工智能开始品酒的话,又要多久才能击败现在的人类酒评家呢?事情的真相可能出你意料: 品酒机器人其实已经不是新闻了。而且对爱好者来说最复杂的游戏“盲品”,对它们简直手到擒来。 早在2006年,日本NEC就推出了第一代盲品机器人……只靠扫一下酒液,对比数据库里的光谱记录。它们能精准的分析出具体酒款来。时至今日,人类能展示这种神技的,只有1976年,法国喜剧《美食家》里那位老爷子: 机器人的盲品不仅速度比人快,而且准确率极高——在实验室里它分辨了30款不同葡萄酒……唯一的一次失误是研发人员不小心被扫到的时候,它报把对方当成了食物,而且还是“培根”……不臣之心昭然啊! 其实不光是盲品……葡萄酒行业里,机器人的“入侵”早就开始了—— 葡萄园里,有专门的“监工”机器人,能随时监视葡萄园的生长状况,像人类发布“剪枝”“采摘”等命令; 而酒吧也有专门的服务机器人,不光会倒酒,调酒更是小菜。 实际上,连陪酒这方面它们都比人干的好!有多少喝多少,醉了都能保证面带微笑。 如果结合考虑搜索资料、查询价格、给出推荐这些早就进入商业应用的工作……这么看起来,要不了几年,也许我真要担心饭碗被机器人抢走了…… 还好一个值得安慰的事实是,尽管在盲品上或许机器人有着百发百中的能力,但遇到了2年前的博若莱新酒,它还是只会照本宣科的把数据说一遍。要是换成我的话,肯定愤然退货了。就算猜不中年份,也不影响我留一个大大的差评。 看起来,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至少有一点我们还是可以自豪的。那就是不管算法再先进,数据再全面;作为人类,至少,我们还有独立的品鉴能力。而这一点,机器人可能还要等很久才能学到。 …
,

如何区别水晶杯与玻璃杯?

比价格 水晶杯的价格要比普通酒杯要贵。红酒杯的水晶含量,决定了它的价格和品质。 看清透度 上乘酒杯通常杯壁更薄,外观透亮度更好。晶杯能更加真确和清晰地反映酒色。 摸杯壁硬度 水晶杯一般带有比普通玻璃更强的硬度,较耐磨损。 看折光性 水晶能吸收光泽,故对着光线旋转水晶杯,水晶有双折射现象,象精美的工艺品,而普通玻璃器皿没光泽度更无折光性…
,

读个酒标 能把你看的一丝不挂

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艺术家罗丹 今天就借用罗丹大师的名言做引导,想和大家扯扯关于这些年我们已经看习惯了的酒标,在LEVEL不同的人眼中,都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无论您是资深,还是葡萄酒小白一枚,都将享受“换个角度”看酒标所带来的喜悦或者新鲜感! 葡萄酒是一种系统性的学科,包括许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生物、化学、地理、历史等,然而学院派首当其冲成了葡萄酒知识传播的主力军,那么问题来啦,学院派眼中的酒标,都能读出个啥咧? 学院派解读酒标的核心信息传递就是葡萄酒的身份信息,所以我们才会在学习中听讲师或者资深一些的好友说过,酒标是葡萄酒的身份证。 以下图片以法国酒标为例,因此酒标核心信息包括: 此款酒标比上款酒标显然传递信息更全面: 其中,第1、2、3、4、5、7、8、10,两款酒标所向外传递的信息属性是一样的,只因不是一个酒庄,因此有细微差别。 但是,第6、9、11则是B酒标独有的;其中包括: …
,

葡萄酒企业如何互联网+

春节前后,连续参加了多场葡萄酒行业的聚会,在前景一致看好的情况下,深感老板难当,老板都有焦虑症:一是如何拥抱互联网+,二是如何拥抱资本市场。上周彭秘来深,也希望我多写一些跟行业相关的文字,所以,我想再来聊聊互联网+。互联网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毋庸赘述了,现在“为什么”已经不成问题,问题是“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信息的公开和快速传播将带来一个透明的社会。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互联网消除了距离,这是它最大的影响。”具体到葡萄酒行业,所有靠信息的不对称赚取差价的公司都会躺枪。“我查查”虽然被斥为流氓软件,但是,几年前已经为我们这个行业敲起的警钟:信息越来越透明,赚钱越来越难。因此,在2012年开始,中喜酒业的定位,就已经从进口商改为进口服务商,对大客户的信息是透明的,赚的是服务费,而不是产品的差价。然而,上游资源虽然透明化了,但是,经销商尤其是零售商还是要靠产品差价吃饭,因此也还是互联网打击的对象。未来的几年里面,进口商除非自己做电商,做直销,否则,如何帮助经销商将信息透明化的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能量就成了首要的课题。我的结论是:葡萄酒企业要保证可持续的增长,必须以服务为中心取代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其次,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互联网+,读者可能要吐槽:这不就是一句话废话吗?No,现在许多葡萄酒企业都想将公司互联网化,设立网络部,开网店微店,建公共微信,可是见效甚微,原因就是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阶段,是企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本末倒置了。最现实的案例是实体店在电商的冲击下可谓哀鸿遍野,甚至出现倒闭潮,道理很简单,电商用的是互联网+,而倒闭的实体店,做得最好的也无非就是实体店+互联网。 那么,是不是有了电商之后,实体店就注定要倒闭呢?回答同样是:No,去年十一月,O2O就给出了答案,美国亚马逊在西雅图开了一家实体书店,不到一个月,中国当当高调宣布未来要开1000家书店,并且第一家在12月就会在长沙开业。 关键就在于,传统的思维是把自己作为主体,而把互联网当成工具,而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主体,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企业和个人都将在互联网里面生存。 最后,互联网该如何“+”呢?“+”的本质就是做减法。 现在,教人如何做互联网+的文字、声音和视频多如牛毛,令人应接不暇,微博,微信,朋友圈,公共微信,SEO,APP,O2O,P2P,众多的电商第三方平台和各种自媒体平台,我曾经上过一天的全网营销课程,教导如何用百度贴吧卖产品,用知乎提高知名度,用QQ空间赢取90后的芳心…… 加法很多,但是对于中小葡萄酒企业来说,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有限,所以,关键的是决定不做什么,而不是去想做什么?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住进了互联网的空间里面,只是不适应,或者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而已,同时又冒出许多新奇的玩意可供选择,就像我们搬进一间新房子,装了空调在加把电扇还可以理解,可是厅里有了电视机,还要加个投影仪就显得多余了。 从本质上说,我们的企业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加在互联网里面,因此没有必要焦虑地去想如何“+”,潮流跟得太紧,步子跑得太快,人会很累,企业也不堪其负,还不如缓一缓,看一看,别人“+”不成的东西,就不要再去“+”了。 我很喜欢勃艮第葡萄酒,曾经也以为自己很懂勃艮第葡萄酒,于是每年都会去,也经常喝,可是见得越多喝得越多,就发现自己也不懂,现在发现,其实互联网+也是如此。 …
,

勃艮第葡萄酒凭什么那么贵?!

无论是亿万富翁之酒罗曼尼-康帝,还是已经绝版的亨利贾叶的克罗帕宏图,世界上最名贵的两大葡萄酒都出自法国勃艮第产区。勃艮第的葡萄酒价格不菲,哪怕入门级别的大区酒,也通常比波尔多大区酒贵上一倍有余,却依然让全世界的葡萄酒爱好者趋之若鹜呢?勃艮第酒为什么可以卖得如此昂贵呢,记住下面四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