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样的葡萄酒才算“均衡”

很多人问过这样的问题,怎么样的葡萄酒才算“均衡”? 何谓“均衡”,在葡萄酒而言,其实是当中的酸、甜、苦涩各种味道在口腔内与味蕾的交流。这各种味道在酒精和果味的衬托下会展现不同的层次,这种感觉在舌头上恍如高空走钢线艺人手中的平衡棒一样,无论偏向那边,都随时会有令人粉身碎骨的危险;而试酒境界中最至高无尚的,亦正是那一份摇摇欲坠的感觉。一生人能真正尝过的恐怕难得几回——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在世上所有饮品中,唯有葡萄酒可以做到! “均衡之道”看似虚无,亦非笔墨所能形容,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样的味道有不同的均衡标准,举例说,弄一杯浓浓的红茶,呷一啖,你会觉得又苦又涩,因为红茶跟红葡萄酒一样都有“单宁”,加几片柠檬,再呷一啖,你会觉得又酸又苦,有人会觉得难以下咽,但有人反而会喜欢这种酸苦的味道﹔如果在这时加一点糖,直至满意为止,这岂不是一杯柠檬茶?对﹗这就是“均衡”,茶的浓淡、柠檬的多寡以及糖的分量,都与葡萄酒颇为相似,分别是柠檬茶的“均衡”是操纵在你的手上,葡萄酒的“均衡”却全由酿酒师控制。酿酒师要照顾葡萄的生长情况,留意葡萄的成熟程度,葡萄的成熟,决定了单宁的浓度及糖分,一切皆属天然,完美的均衡,可反映酿酒师的修为,以及对酿制葡萄酒的执着——甚至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下一次,当你弄一杯看似简单的柠檬茶的时候,尝试从一个酿酒师的角度去理解,何谓“完美的均衡”,当是一大妙事!记着,葡萄酒的“均衡”与价钱无关,就正如五星级大酒店的柠檬茶并不一定比一杯大牌档的好。 …
,

国内葡萄酒如何划分等级

不同于葡萄酒旧世界的国家,我们国内葡萄酒质量等级划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规范,执行的标准也不统一,大多企业根据年份来划分葡萄酒质量等级,也有少数按照产地、葡萄树龄、品种、窖藏年限等来划分。而这些分级办法都只考虑了影响葡萄酒质量的某一个因素,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并不能正确全面反映葡萄酒的质量,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而我国目前只有张裕-解百纳葡萄酒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分级制度,我们暂且拿张裕葡萄酒的不同级别作个分析: 大师级:深宝石红色;香气纯正、浓郁,具有成熟果香,具有黑加仑浆果香气,具有浓郁的橡木香,橡木香与酒香协调,具有陈酿香气,入口柔和,口感圆润、丰满,芳香持久。具有结构感,典型性强。 珍藏级:深宝石红色;香气纯正、优雅,愉悦,具有成熟浆果香气,橡木香与酒香协调、典雅,具有陈酿香气,入口柔和,口感圆润、醇厚,芳香持久。有骨架,具有品种典型性。 特选级:宝石红色;香气纯正、优雅,果香浓郁,橡木香较浓郁,口感舒顺、较醇厚。有结构,具有品种典型性。 优选级:宝石红色;香气纯正、优雅,果香较浓郁,具有橡木香,口感协调,舒顺。具有品种典型性。 …
,

葡萄酒为什么会挂樽

当我们打开一瓶有年份的纯正葡萄酒,倒出部分酒液后都会发现酒樽(瓶)里会有深褐色沉淀物残留在瓶壁上。不熟悉葡萄酒的人们可能会产生疑虑:难道是葡萄酒的酒体变质了吗?或是这瓶酒的酒质低劣?然而,事实实际上并非如此:“有挂樽的才是真正用葡萄果浆酿造的陈年好酒。”。 真正的葡萄酒都是100%用优质葡萄果浆酿造,不含其它添加剂,葡萄酒的厚重口感取决于葡萄果皮中所含的“单宁”物质,单宁实质上也就是葡萄酒的“灵魂”。单宁在陈年的过程中会形成粗重的分子,进而形成沉淀物,加上葡萄酒常年卧放储存,果浆中释放出糖分的作用,沉淀物会挂在瓶壁上,最终形成了你眼睛里所看到的“挂樽”的现象。 沉淀“挂樽”是葡萄酒酒体成熟的正常现象,丝毫不会影响葡萄酒的果香和口感,更加不会对人体有害。一般酒体浓度越高的葡萄酒,沉淀会比较多,有些讲究的行家会使用较粗的漏斗来过滤。如何正确对待“挂樽”呢?有的酒商为了表面的观感,会用高密度的过滤器来过滤掉沉淀物,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一来不仅会损失葡萄酒的厚重口感和果香,还会过滤掉葡萄酒里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正确的办法是在饮用的时候“换瓶”(或更换装酒的容器)。如果葡萄酒中沉淀较多或酒瓶因陈年而太旧,我们可以采用换瓶的方式来增加用餐的气氛。 换瓶有几点好处: …
,

冰酒是如何酿制的?

有人说,冰酒的诞生是一场美丽的错误。两百年前的德国,葡萄园遭受到突然来袭的霜害。酒农为了挽救损失,只好将错就错,将冰冻的葡萄压榨,按照传统方式发酵酿酒。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酿成了酒体饱满、风味独特的佳酿,造就了冰酒的问世。据说全世界只有奥地利、德国及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少数几个地方,在温度、气候与各方面条件都配合的状况下,才有条件酿制出高品质的冰酒。由于生产方式独特、产量稀少,其昂贵也就顺理成章了。据有关专家测定,冰酒的营养成分里几乎包含了人体所必需的数十种酶和氨基酸,有养颜、美容、保健等功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酿。 有这样一批国家,在那里,冬天的时候,温度计可以降到非常低,用这时期收获的葡萄所酿制的葡萄酒,我们称之为冰酒(vin…
,

葡萄酒中的沉淀物是哪里来的?

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出现的沉淀物质 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出现的沉淀被称为“酒泥”或者“酒糟”,其中的物质包括死酵母、蛋白质、葡萄梗、葡萄皮以及其他固体物质。葡萄酒跟酒泥接触一段时间可以获得更多的个性和复杂度;不过如果处理不当,葡萄酒可能发展出一些不好的风味。 葡萄酒发酵结束之后,为了把酒泥除去,会先进行澄清,然后再转移到橡木桶或者不锈钢罐里进行熟成。在熟成过程中,葡萄酒依然会析出沉淀,所以有时就会把葡萄酒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这样也可以除去沉淀。 总的来说,葡萄酒在发酵与熟成过程中与酒泥接触得越久,就能发展出越为复杂的风味。酒泥接触时间的长短主要由酿酒师控制,没有固定的标准。现在由于过滤和澄清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一般很少能在瓶装葡萄酒中看到明显的沉淀物,除了那些用传统法酿造出来的香槟和起泡酒之外,因为这些酒的二次发酵过程是在瓶子中进行的。 - 葡萄酒装瓶之后出现的沉淀物质 对一般人而言,说起葡萄酒中的沉淀,脑中想到的都是葡萄酒在瓶子中产生的沉淀。不过,由于只有陈酿时间在8年以上的红葡萄酒才会出现沉淀,因此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很多人其实不需要为这个问题烦恼。 红葡萄酒在装瓶后出现的沉淀是由单宁和其他固体物质形成的。这些物质可以让葡萄酒获得一定的复杂度,不过在饮用的时候一般会把它们除掉。因为这些沉淀物会让酒喝起来有苦味,令人不悦;另外,它会影响葡萄酒的外观色泽,给人不好的印象。 如果你要喝一瓶已经陈酿了好几年的葡萄酒,可以先倒一点到杯子里,拿到光源下看看其中是否有沉淀。如果有,最好醒酒后再喝。 - 葡萄酒在杯子中出现的沉淀 有时候,你会发现倒在杯中的葡萄酒有一些小小的晶体沉淀(有时瓶子中也有),这种沉淀跟以上所说的两种沉淀都不一样。这些晶体沉淀不仅没有糟糕的味道,更被一些人视为优质葡萄酒的象征。所以,如果你发现一杯葡萄酒中有晶体沉淀,完全不需担心。 这些晶体沉淀其实是酒石酸盐,由葡萄中的酒石酸发展而来。不是所有水果都包含酒石酸。相比那些不含酒石酸的水果,包含酒石酸的葡萄可以酿造出更优秀的果酒。酒石酸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葡萄果汁中的溶解度低,在酿造过程中,它会和钾进行结合生成酒石酸氢钾——这正是你在杯中看到的晶体沉淀。红葡萄酒不像白葡萄酒那样总是处于低温环境中,因此它比白葡萄酒更容易析出酒石酸氢钾晶体沉淀。 从理论上来说,所以葡萄酒都应该会出现酒石酸盐沉淀。不过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通过低温控制和过滤把葡萄酒中绝大部分的酒石酸盐除去。那些根据传统方法酿造的、价格比较昂贵的葡萄酒由于没有使用低温控制和过滤技术,更容易出现酒石酸盐。在法国和意大利都有很多人喜欢用传统方法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他们会把酒石酸盐沉淀看做葡萄酒质量的象征。 葡萄酒中的酒石酸盐沉淀不会伤害身体,也不会破坏葡萄酒的口感,所以不需要把它除掉。当然,这些沉淀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你不需要特意把它们喝掉。 - …
,

冰葡萄酒的小知识

冰葡萄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长,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目前市场上冰酒这种高档葡萄酒来源也较多,比较有名气的冰酒产区包括法国阿尔萨斯产区,加拿大,德国,即使还没机会品尝这种酒的人也肯定也听说过这种甜葡萄酒的甘甜可口,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冰葡萄酒,冰葡萄酒是如何酿造成的我们会在另外一篇博客中做详细介绍,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冰葡萄酒的保质期和饮用方法等一些基本知识。 由于冰葡萄酒对于温度特别敏感,所以从冰箱中取出后最好及时享用,如果冰酒温度高的话,会很快变味。 …
,

葡萄酒的生活妙用

说到葡萄酒,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浪漫的法国酒庄?舌尖的酣甜纯美?是否是葡萄酒文化的吸引力?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葡萄酒的实用价值也是无处不在的,那么葡萄酒对于日常生活有哪些妙用呢? …
,

极端天气对葡萄园的影响

今年的冰雹天气不断的影响着法国区域,之前是光顾了波尔多和朗多克区域,之后,6月28日横扫勃艮第的冰雹摧毁了这个产区5,000公顷以上的葡萄园;波玛(Pommard)和沃尔奈(Volnay)又一次不幸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对损失的估计已经高达7,500万欧元(法国农业每年因冰雹造成的损失高达5亿欧元)。对法国优质葡萄园而言,冰雹是否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如果是的话,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从了解积雨云开始吧。积雨云具有极高的高度:它们通常可以到达对流层(即地球大气层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也是发生各种天气情况的一层)的顶端。一大团这样的云的高度可以达到珠穆朗玛峰的两倍。由于体积庞大,这种云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并且这种能量处在运动之中:温暖湿润的上升气流和较冷的下降气流在云内部剧烈地搅动着。 …
,

区别风味、口感和香味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葡萄酒评论中几个出现频率高的词:口感、香气和风味,他们用英文表达分别为:Taste, Aroma和Flavor。三者看起来很相近,但实质上是有差别的,那么他们的差别在哪里呢,我们这里给您一些简单的解释。 …
,

葡萄酒掺雪碧

近几年来,国内逐渐兴起了一种葡萄酒加饮料混搭的新饮法,其中最常见组合就是红葡萄酒酒加雪碧。调查显示,20至30岁的年轻人中,有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对这种混搭酒很感兴趣。 这种搭配,即干型葡萄酒中掺一些雪碧,可以让人感觉到入口的葡萄酒口感更加的淡雅且甜美,更容易被国人所接受,但事实上这一做法破坏了葡萄酒本身的平衡,一方面破坏了葡萄酒原有的纯正果香,另一方面也因大量糖分和气体的加入影响了原有的营养和功效,也会更容易使人醉。 …
,

葡萄酒的小历史

公元一万年前 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就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还用来榨汁酿酒。 公元前六千年 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初至埃及,后到希腊。此外,埃及古王国时代所出品的酒壶上,也刻有伊尔普(埃及语,即葡萄酒的意思)一词。西方学者认为,这才是人类葡萄与葡萄酒业的开始。 …
,

辨别真假葡萄酒的小窍门

开瓶前八看 - --一看礼盒包装:原装葡萄酒进口时都是按箱的,没有任何礼盒类包装,国内市面上纸盒、木盒包装都是国内销售商为适应中国国情定做的。 --二看计量单位:原装进口的葡萄酒在酒标上的容量都是标75cl而不是750ml,“cl”为分升,如果标的是“ml”毫升,则为进口罐装酒或假冒的进口红酒。…